史話》才剛畢業就犧牲殆盡 最慘烈的黃埔11期

你爺爺和我爺爺的事

版主: Hammer

回覆文章
頭像
M16A1
文章: 20610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7, 2003 11:43 pm

史話》才剛畢業就犧牲殆盡 最慘烈的黃埔11期

文章 M16A1 » 週二 12月 13, 2022 1:08 pm

史話》才剛畢業就犧牲殆盡 最慘烈的黃埔11期(莊秉漢)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 ... 009-262107

. 讓中華民國永遠存在.

頭像
M16A1
文章: 20610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7, 2003 11:43 pm

Re: 史話》才剛畢業就犧牲殆盡 最慘烈的黃埔11期

文章 M16A1 » 週二 12月 13, 2022 1:13 pm

淞滬會戰
1937年發生於中國上海及周边的戰役

關於1927年北伐,見淞滬戰鬥。關於1932年爆發的第一次淞滬戰爭,見一·二八事變。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八一三之役或上海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註 1])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和大日本帝國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淞」是指吳淞江(發源於太湖,匯入黃浦江,後匯入長江,再注入東海。在中國上海市區內河段,吳淞江習稱為蘇州河,簡稱「淞」),「滬」是上海的簡稱。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B7 ... A%E6%88%98

. 讓中華民國永遠存在.

頭像
M16A1
文章: 20610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7, 2003 11:43 pm

Re: 史話》才剛畢業就犧牲殆盡 最慘烈的黃埔11期

文章 M16A1 » 週二 12月 13, 2022 3:40 pm

1937年8月13日-11月26日
淞滬會戰,的確讓國民損失30萬大軍,最後仍戰敗。
大陸有少數研究,認為是蔣的決策錯誤。

若事後諸葛~來看淞滬會戰,並且用共產黨對國民黨的偏見,無法客觀評論戰役。

淞滬會戰,是中國必須處於劣勢下仍迎戰。
國軍武器不如日軍,即使不在淞滬會戰中遭遇,也會在另一場大會戰中對決!

若是中國如二戰法國1940年僅抵抗了四十多天就向德國投降,中國局勢的發展是悲慘,不會有國際援軍來救中國。

而南京大屠殺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的殘暴超過納粹。

. 讓中華民國永遠存在.

頭像
M16A1
文章: 20610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7, 2003 11:43 pm

Re: 史話》才剛畢業就犧牲殆盡 最慘烈的黃埔11期

文章 M16A1 » 週二 12月 13, 2022 3:49 pm

淞滬會戰的進程,失敗原因及其歷史意義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523514?utm_id=0

. 讓中華民國永遠存在.

頭像
Light
文章: 633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04, 2003 12:19 pm
聯繫:

Re: 史話》才剛畢業就犧牲殆盡 最慘烈的黃埔11期

文章 Light » 週三 4月 05, 2023 12:10 pm

松滬會戰是老蔣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輕率開打的一個錯誤的戰役。

起因在於老蔣被張治中慫恿,貪小便宜,不顧計畫了兩年並且已經準備了一個月的華北戰略、想要開門見紅、輕鬆殲滅三千日本陸戰隊,不料騎虎難下;雪球卻越滾越大,放棄了華北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正確戰略,更讓日軍以長江為運輸動脈,遂得長驅直入中國內地。不但早早喪失了長江下游的經濟策源地,更將中日雙方兵力吸引到華中一帶,讓共軍在空虛的華北有發展的空間。他的錯誤決策,造成12年後國運的逆轉,本就該好好檢討其責任。

國軍從1935至1937由參謀本部與德國顧問團擬定的原戰略:在華北開戰,引日軍上陸,讓其無法利用海軍力量;在陸上拉開作戰正面(法肯豪森主張「綏兵入察」,拊其側背),分薄日軍兵力;不利則逐步撤退,空間換時間,暴露日軍陸上運輸能力薄弱的缺陷,進行持久戰。

為此戰略,從7月7日至8月13日,國軍主要兵力都往北調。老蔣嫡系陳誠18軍調動至華北,淞滬開戰後才轉頭南下。空軍主力已經調到河南(所以才有四大隊8月13日下午從周家口緊急飛筧橋之事)。8月7日國防聯席會議報告,冀魯放六十個師,晉綏察放十五個師至廿個師,福建、廣東放十五個師,上海、杭州、乍浦放十個師。

淞滬一開戰,有利於日本海軍力量的直接投射,讓華北內陸作戰時幾乎是閒置的日本海軍艦艇及其航空兵力得到用武之地。而且滬杭膏腴之地馬上捲入戰火,提早破壞了中國持久戰爭力量,讓滬杭地區的數千家工廠大部分都陷於敵手。如,上海有大小工廠5400餘家,佔全國登記資本額約40%。其中遷移到後方的僅有148家,戰火中被毀2300餘家,其它都落入敵手。不但如此,長江更提供有絕對海權的日軍一條天然的戰略運輸管道(5000噸輪船可直抵漢口),讓日軍補給運輸輕鬆許多。

中國歷史上,從北到南的作戰都耗時甚多,因為陸上補給運輸能力的低下,都要耗費許多資源勞力運補;反而東西向沿長江作戰容易許多。蒙古從北到南攻南宋前後42年,第三次攻宋在襄樊耗了5年。但一等攻下襄陽後,建立的水師經漢水沿長江東下,僅3年就攻佔南宋首都建康。太平軍1853年1月中攻佔武昌,3月就以水師順流佔領南京。滿清?明末社會經濟崩潰,清兵南下幾乎沒有碰到抵抗,不能稱為作戰。例如西路,沿路城池本來就是向大順朝投過降的,追擊李自成殘部的清兵一來,他們再投降一次,城頭變幻大王旗,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在1900年指出:「長江還為海上強國提供了進入內陸的漫長通道。戰列艦可上溯至離海230英里的南京,而有戰鬥力的其他艦隻則可到達還要遠400英里的漢口,廣泛用於美國內戰的汽船更能駛至離入海口1000英里的宜昌。......當前,長江流域看來是我們的利益重心所在,......原因就是海權在中部長江地區能最穩固地存在。汽輪從海上可駛至離海600英里的漢口,再裝上貨物開往世界上的任一個大港口。這個事實有力地說明了長江流域的意義。」

松滬會戰期間,國軍部隊也都是靠長江船運至南京,再坐火車至上海參戰。如79軍98師,武漢船運南京下關,第4軍漢口船運鎮江,第20軍(滇軍)從貴陽步行至湖南辰溪,坐木船至常德,乘江輪至南京,獨立第34旅(滇軍)坐船從漢口至鎮江,10軍41師荊州船運至南京,南京鐵運至南翔,第9師漢口坐船至鎮江,26師貴州步行長沙,鐵運武漢,輪船至南京...,江南船舶總隊,8月23日後三條運輸線兩星期運三萬多噸。火車大多時間擔任前線運兵轉送傷員。補給供應則大部分由船舶和汽車運輸。

國軍本來就靠長江運補,日軍有海權絕對優勢,後來更把長江控制得牢牢地。而他們在華北用平漢鐵路還擔心會被騷擾切斷,用長江根本毫無安全顧慮。

陳誠在1937年9月2日日記記載以電話報告老蔣,稱「淞滬在戰略上對我極為不利」。軍事委員會第一部(軍令)部長徐永昌在1937年12月15日面告老蔣,預測日軍方案,一為穩健南北夾攻徐州,二為最毒之計是海陸並用,先西進攻略九江、南昌,繼而攻抵粵漢。後來日軍行動果如徐永昌的預測。

老蔣的輕率,從他自己的日記還有徐永昌日記裡都看得很清楚。

老蔣8月14日日記:「惟望神聖保佑中華,使滬戰能急勝也。」

可知蔣在上海開戰並無在此長期作戰的意圖。以為快快地討了個小便宜後,可以找各國調停。

不過事情發展當然不能如其所望,戰火越來越大,到了8月20日,老蔣已經後悔了,他期望透過英國調停,平息上海戰火。

他在20日的日記中說:「......對英提案運用其能實現,使倭得轉圜離滬,以恢復我經濟策源地,以今日戰況,或有退卻可能也。」

同時期徐永昌在華北任石家莊行營主任,上承南京命令,協調布置華北作戰。他的日記也是第一手的觀察:

1937.08.08
日來覺蔣先生用兵不甚深思,且與僚佐聲氣不一,所以軍隊每苦於更調之煩。

1937.09.10
蔣先生有些不吃小虧,且好找小便宜,加以經扶(按:劉峙)不識大局,一味將兵力推進,恐華北軍事緣此互為因果,以至於吃大虧,余憂之已久。
對歷史研究者而言,最刺激者,無過於在歷史和傳說之間,找到了最完整的故事。
                               ── 歌德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