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你爺爺和我爺爺的事

版主: Hammer

回覆文章
Hammer
版主
文章: 11690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2, 2003 5:47 pm
來自: 槍客村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Hammer » 週四 2月 04, 2016 4:13 am

圖檔

馬英九總統上周頒發首批「保衛台灣紀念章」,頒發代表包括一九六五年「八六海戰」殉職的海軍少將胡嘉恆之子胡大偉。胡嘉恆也是清末以來,海軍唯一一位在海上陣亡的將軍。

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六日,國軍「劍門」、「章江」兩艘軍艦載運特種部隊,準備在廣東沿岸發動突擊。不料事跡不密,共軍提前在此布下陷阱,兩艘軍艦在大批共軍快艇圍攻之下相繼沉沒,任務指揮官胡嘉恆少將戰死。八六海戰成為國府遷台以來最慘烈的海上敗戰。

胡大偉是胡家三個兒女的老么,父親殉職那年十三歲。他坦言當時年紀還小,對生離死別的感觸有限,但清楚記得八月四號晚上,父親搭著吉普車離開位於左營眷村的老家,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五十一年後,一月廿七日在總統府,胡大偉從馬總統手中領到追贈給父親的「保衛台灣紀念章」。他偉說,很高興國家還記得爸爸的犧牲,遺憾的是辛苦將三個孩子拉拔大的母親,已於三年多前病逝,未能等到這個榮耀。

胡嘉恆的太太李華玖也出身海軍家庭,曾留學日本,是當時軍中著名的美女。胡大偉回憶,父親因經常在海上出任務,通常不大捨得管小孩,家裡向來是「父慈母嚴」。此外也對部屬很寬厚,非常照顧後輩,且勇於負責。

他記得,全軍覆沒消息一傳回左營,海軍立刻派人趕到家中,把父親的佩槍收走,以免母親想不開尋短見。當時還有消息傳回,表示船上仍有部分官兵生還獲救,但是母親斬釘截鐵地表示「不可能」,因為丈夫絕對不是苟且偷生的人。

卅年前,胡家移民到美國。胡大偉表示,母親雖然很少提父親生前的功績,但每年到了八月六日丈夫忌辰的前後,情緒都會不大好。母親病故之前也特別交代,死後骨灰要灑在海裡,「應該是媽媽希望在身後,終於可以和丈夫在海裡相會吧。」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484194

頭像
M16A1
文章: 20792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7, 2003 11:43 pm

Re: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M16A1 » 週四 2月 04, 2016 8:54 am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讓人以為是清朝水師 

是記者素質差 還是誰喊出這清末 記者和報社素質差呢

 清末?民國54年了 又與清朝有何關係?
 海軍不是從清朝才建立的兵種 民國五十四年的海戰 難道用清朝的軍艦嗎


 

. 讓中華民國永遠存在.

頭像
M16A1
文章: 20792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7, 2003 11:43 pm

Re: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M16A1 » 週四 2月 04, 2016 8:58 am

【坐落在左營海軍基地大門前的胡嘉恆中將紀念碑,雪白高聳的建築象徵他成仁取義的高尚節操。】老照片的故事 - 胡嘉恆 與艦共存亡

http://news.gpwb.gov.tw/book.aspx?ydn=f ... LQi3e5o%3D



海軍劍門軍艦PCE-45/65簡史及一段悲愴的愛情

http://www.rocmp.org/redirect.php?tid=1 ... o=lastpost

. 讓中華民國永遠存在.

jcooper
文章: 5520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01, 2003 2:02 am

Re: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jcooper » 週四 2月 04, 2016 1:07 pm

中國現代海軍始自清末,為強調死事之烈,這麼說應該是恰當的。

清朝海軍多予人負面觀感,但是...我相信多數人是盡心盡力,也為國家付出最大的代價。

或難曰:"我是臺獨史觀,何如?"

答曰:"弱小國家奮鬥向上,敢以弱敵強,值得吾輩學習尊重。民國海軍盡忠職守,以生命護衛中華民國,獨派受其反射利益,上一柱香,不也應該?"
嚇到腳軟,或凌虐人犯,看似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

jcooper
文章: 5520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01, 2003 2:02 am

Re: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jcooper » 週四 2月 04, 2016 7:38 pm

1871年班之甲午海戰,以一校對抗一國的壯烈海戰史詩
http://www.sanmin.com.tw/activity/2014/ ... /index.asp



中國海軍1871年班
嚇到腳軟,或凌虐人犯,看似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

頭像
Light
文章: 635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04, 2003 12:19 pm
聯繫:

Re: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Light » 週一 9月 05, 2016 4:54 pm

不知這陣亡將軍,但是聽過一位清末以來海軍唯一被槍決的將軍─歐陽格少將。

歐陽格原是老蔣嫡系,江陰電雷學校校長,和長期把持海軍的閩系一直不合,被海軍高層控以貪汙及作戰不力罪名關押起來,後來卻還能避居香港。但在1940年卻又被召回重慶,隨即被槍決。此案撲朔迷離,關係到海軍高層權力鬥爭,罪名不過捕風追影,更奇怪的是老蔣竟然會批准自己嫡系的死刑,謠傳歐陽格跟某夫人關係親密所致.....

所謂「以一校一級敵一國」,可不是什麼值得稱譽的好事。1871年班(福州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第一屆)沒有經過足夠歷練,才實習完畢就任幫帶(副艦長)、管帶(艦長)。這一班裡1877年去英國留學回來者很快就昇游擊、任管帶(艦長),十幾年都沒有挪窩。相較於日本海軍,就算留過學者如東鄉平八郎,仍然從基層幹起,要靠真正能力和表現才能晉升。

而這「一校一級」還抱團形成小圈子,排擠他人。就如鄧世昌,雖然也是1871年班,因為他未留過學(僅到外國接艦),就受到留過學的人的排擠。這福州船政學堂出身者抱團的惡習一直延續到民國時代,形成海軍中的閩系獨大,真的不是什麼好事。
對歷史研究者而言,最刺激者,無過於在歷史和傳說之間,找到了最完整的故事。
                               ── 歌德

頭像
Light
文章: 635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04, 2003 12:19 pm
聯繫:

Re: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Light » 週一 9月 05, 2016 11:18 pm

「以一校一級敵一國」是唐德剛說的,但是唐德剛寫歷史就跟寫小說一樣,考據不全,細節自編,如果根據他的話還引申成書,謬矣。

香港教授馬幼垣有文「劉步蟾和東鄉平八郎──中日海軍兩主將比較研究四題」,痛批唐德剛的說法,更比較這兩人的發展的歷程。

http://www.cciv.cityu.edu.hk/publicatio ... -6-178.txt

另外也有人比較過甲午海戰雙方統帥的資歷,北洋水師丁汝昌是太平軍出身,一直是陸軍將領,因為與李鴻章的關係,1880年就受命建立並指揮北洋海軍,但是談不上專業。而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則是砲兵出身,很早就進入航海學校,從基層逐步爬升,還擔任造船所所長,更負責建造「浪速」號並成為該艦艦長,最後在1894年才成為司令。
對歷史研究者而言,最刺激者,無過於在歷史和傳說之間,找到了最完整的故事。
                               ── 歌德

頭像
Light
文章: 635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04, 2003 12:19 pm
聯繫:

Re: 清末以來海軍唯一陣亡將軍

文章 Light » 週二 9月 06, 2016 4:12 am

1871年班未經歷練,遽得高位,抱團的結果不只是排擠同僚,更排擠洋員。

英國海軍軍官琅威理其實可稱北洋海軍之父,一手包辦北洋訓練成軍,做事嚴格認真,他在的時期咸認為北洋水師訓練、紀律最佳的時期。

1871年班怎麼對付他的?早期初調入北洋水師時,他們都只是署理(臨時職)非實缺,要依賴琅威理這個北洋海軍總查評判打分數,所以還服從琅威理命令。等到1888年《北洋海軍章程》公佈,得到實缺,就開始跟琅威理開幹。雖然琅威理是在1890年因「撤旗事件」認為受到劉步蟾羞辱而辭職,其實背後是這個小團體在運作。有知情者記:「眾將懷安,進讒於李傅相(鴻章)而去之。」

1871年班在海戰時表現也不怎麼道地。「定遠」號管帶劉步蟾不待丁汝昌命令,在5300米就遠遠開砲,毫無效果。這不但是無紀律也是違反英國海軍當時作戰準則──接近敵船以最大射速傾洩最大量砲彈,「定遠」號主砲這麼遠就開砲,那其它小船小砲怎麼辦?而日本艦隊直待逼近到3500米才開砲。而劉這一砲不但沒有傷敵效果,反把自己艦橋震落,致丁汝昌等人負傷,後來信號桅杆被擊斷,而劉步蟾卻未接手指揮艦隊,其它各艦管帶也未能主動接過指揮。戰局混亂不是沒有原因。

劉步蟾雖然留英,但未進入英國海軍院校進修。這1871年班第一批留英有12人於1877年抵英,他們都有機會參加專為培養指揮官及高級參謀設立的皇家海軍格林威治學院的入學考試(日本海軍留學生沒有這個機會),但是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卻放棄考試,直接赴英國軍艦實習。沒有經過高等戰術進修,卻居高位(右翼總兵,「定遠」號管帶)。

而1871年班另一個巨艦管帶林泰曾(「鎮遠」號)呢?美國軍官馬吉芬(鎮遠號幫帶)回憶,「鎮遠」號在海戰中一直由副管駕楊用霖指揮作戰,也就是說管帶林泰曾沒有執行指揮的責任。這並非孤證,當時參戰的「廣甲」號大管輪盧毓英稱:「大東溝之役,林(泰曾)驚慌失措」,故飲濃酒至大醉而臥於指揮台下,「一切調度進退指揮,皆公(楊用霖)一人爾。」

不知道郭先生在寫1871年班的「史詩」時,有沒有包括這些「史實」呢?
對歷史研究者而言,最刺激者,無過於在歷史和傳說之間,找到了最完整的故事。
                               ── 歌德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7 位訪客